致力成为肿瘤·自免·感染·神经·心血管领域
最具专业能力的临床CRO
在传统的I/II期肿瘤临床研究中,常基于毒性和疗效随剂量递增而单调增加的假设,寻找最大耐受剂量(MTD)和II期推荐剂量(RP2D)。但对于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,剂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疗效的提高。此时需要用到最优生物剂量(如OBD),该剂量可能低于MTD,基于效用的模型辅助设计U-BOIN(Utility-based Bayesian Optimal Interval)设计恰恰可以寻找OBD。
6月19日(周四)晚19:00,有临医学总监武亚玲博士将为您拨开迷雾,直面健康人I期临床试验设计的争议焦点,带来一场深度解析与实战经验并重的专场直播。
2025年6月25日,由药界名人堂主办,大湾生物独家冠名,万库科技企业孵化器协办的“智链抗体·AI赋能——2025抗体研发智能化创新峰会”,将于上海张江举行,并力邀ADC药物研发与临床领域的行业专家、企业代表及科研人员共襄盛会。有临医药CMO韩海雄博士受邀出席,将于14:40-15:00 带来《ADC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执行要点》的主题演讲,结合实战案例,深入剖析ADC药物的开发逻辑与落地执行的关键环节,与各方共议前沿。
近期,Telix Pharmaceuticals Limited宣布,其针对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(FAP)的治疗候选药物TLX400(177Lu-DOTAGA.Glu.(FAPi))临床试验结果已发表于美国甲状腺协会的官方期刊《Thyroid Journal》。该候选药物在侵袭性放射性碘抵抗(RAI-R)甲状腺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TLX400的临床试验结果已有详细解释和分析,本文将重心置于TLX400的安全性,将回顾性朔源TLX400及其二聚体177Lu-DOTAGA.(SA.FAPi)2的生物体分布和辐射剂量。